城中村天台上的白日梦
记得2013年那个夏天,我蹲在服装批发市场后巷啃包子时,裤兜里揣着刚从黑中介那儿讨回来的300块押金。头顶是密匝匝的"握手楼",阳光从晾晒的床单缝隙漏下来,在水泥地上画出歪扭的格子。那天我做了个决定——要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对面玻璃幕墙上的某块led屏幕里。
生存游戏第一关:原始积累
- 摆摊游击队:每天凌晨4点去沙河市场抢尾货,城管来了就跑,有天下暴雨,三轮车陷进排水沟,我和阿杰泡在水里抢救发霉的t恤
- 代购跑腿:靠着城中村情报网,帮白领们代购潮汕牛肉丸、广西酸嘢,有次扛着30斤荔枝挤地铁被安保拦下
- 技能变现:用网吧电脑自学photoshop,给淘宝店做详情页,有个客户用50张设计稿抵了三个月房租
2014年存款 | 8723.6元 |
接单最高记录 | 连续工作38小时 |
客户差评率 | 11% |
转折点:城中村拆迁与第一桶金
2016年拆迁公告贴满巷口时,我在7平米的出租屋里盯着发黄的墙纸。房东阿姨突然敲门:"阿明,你上次说想做快递柜?我侄子在街道办..."三个月后,我们拿到了三个小区的智能快递柜安装权。
那些年交过的学费
- 被硬件供应商坑,200个柜门锁三个月就生锈
- 物业经理临时加价要"茶水费"
- 暴雨天设备短路烧坏电路板
记得第一次看到账户进账六位数时,我在自动取款机前数了五遍零。转身跑去巷口炒粉摊,给所有排队的人加了鸡蛋。
团队进化论:从草台班子到正规军
2018年搬进创意园的那天,阿杰抱着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发财树摔在玻璃门上。我们五个创始成员蹲在地上擦果汁时,门外路过西装革履的投资人。
用人血泪史
类型 | 教训 |
技术大牛 | 代码写得漂亮但总在关键节点请病假 |
销售冠军 | 带走客户名单自立门户 |
管培生 | 培养半年考上公务员走了 |
后来在《创业维艰》里划满笔记,学会用股权绑定核心成员,也开始懂得在面试时观察应聘者手机壳的磨损程度——那些细节往往比简历真实。
至暗时刻与破局
2020年疫情封控最严时,仓库里堆着卖不出去的智能设备。我躺在办公室行军床上,听见楼下救护车的鸣笛声和窗台麻雀叫混在一起。转折出现在帮社区做物资配送系统,这个应急方案后来成了我们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1.0。
- 连续三个月每天睡4小时
- 技术总监在机房打地铺
- 财务大姐抵押了房产证
当收到第一笔政府智慧城市项目款时,我们在消毒水味道中开了瓶82年的雪碧。
地标诞生记
去年在珠江新城签大楼购买合手抖得签废了三份文件。装修时特意保留了城中村元素:前台背景墙是用回收的旧砖砌成,会议室叫"天台",茶水间永远备着炒粉和绿豆汤。
朋友们的反应
- 阿杰盯着指纹门禁研究了半小时
- 炒粉摊陈叔送来手写招牌:"上市企业指定供应商"
- 房东阿姨孙子来实习,说奶奶让我盯着你别熬夜
上周巡楼时,发现有个年轻人在消防通道吃盒饭,衬衫后背汗湿的形状,和我当年在批发市场时一模一样。我让行政部在所有楼层都加了微波炉,还有,多买了几箱能量饮料。
郑重声明: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