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圣玛丽精神病院的72小时
一、被选中者的特殊准备
凌晨三点收到匿名短信时,我正盯着冰箱里半盒发霉的酸奶发呆。屏幕蓝光刺得眼睛生疼:"302病房配电箱后藏着你的装备包"。自从三个月前在旧货市场淘到那枚青铜戒指后,我的生活就变成了这种荒诞剧本。
1.1 必须随身携带的三件物品
- 铜制怀表:指针永远停在恶魔与我签订契约的时刻(凌晨3:15)
- 褪色病历本:空白页会显现建筑结构图,但需要用自己的血当墨水
- 装着镇静剂的钢笔:按下笔帽能射出足以放倒成年人的剂量
剩余时间 | 电力系统状态 | 病人清醒人数 |
68小时 | 正常 | 23/47 |
二、走廊里的危险讯号
消毒水味混着陈年木地板霉味扑面而来时,值班护士正在配药室打瞌睡。我贴着墙根挪动,突然听见天花板传来指甲抓挠声——那个总说自己"肚子里有台电视机"的16床病人,此刻正像壁虎般倒挂在通风管道里。
2.1 识别高危病人的技巧
- 瞳孔扩散超过80%要立即保持5米距离
- 皮肤呈现蓝绿色斑纹说明进入狂暴前兆
- 重复特定数字(比如连续说7次"3")代表空间即将扭曲
在B区走廊尽头,我撞见两个护工拖着黑色裹尸袋。本打算绕路,却瞥见袋子缝隙露出半截粉色毛线袜——那是白天在活动室见过的,总在织毛衣的9号病人。
三、地下室的致命真相
跟着病历本新浮现的地下室地图,我在洗衣房找到暗门。生锈铁梯延伸到黑暗里时,怀表突然变得灼烫。往下爬了大概三层楼深,霉味变成了某种甜腻的腥气。
区域 | 温度异常值 | 精神污染指数 |
标本室 | +8℃ | Level 3 |
培养区 | -12℃ | Level 5 |
成排的玻璃罐里漂浮着大脑组织,标签日期显示这些标本来自近三年的"出院患者"。最深处房间传来液体沸腾的咕嘟声,三个穿着防化服的人影正在往反应釜倾倒某种荧光紫色粉末。
四、最后的疏散行动
当怀表开始渗出黑色黏液时,我知道临界点要到了。冲回病房区,那个总画时钟的老头突然抓住我手腕:"小伙子,表盘要转满三圈才能开门。"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,倒映着我身后正在溶解的墙壁。
4.1 应急通道激活顺序
- 切断C区供电引发消防警报
- 用镇静剂钢笔破坏门禁主机
- 带领病人沿西侧楼梯间撤离
带着最后八个病人冲进停车场时,身后传来建筑物坍塌的闷响。那个爱织毛衣的阿姨突然往我手心塞了团毛线,展开是张皱巴巴的纸条:"下次带鲜奶来,别买盒装的。"
郑重声明: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